【健康科普】从张阿姨的“怕冷手”和 “老胃病”说起——认识“不温柔”的硬皮病

来源:中医(风湿)科/老年医学科 发布时间:2025-09-01 11:47:17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近日,家住巴南区的张阿姨因为一双特别“怕冷”的手和怎么也治不好的“反酸老胃病”,来到巴南区人民医院中医(风湿)科就诊。她的手指遇冷就会变白变红变紫,像戴上了一层冰冷的“手套”,同时双手皮肤肿胀,超过掌指关节。经过一系列检查,医生发现张阿姨体内的一项关键指标——“Scl-70抗体”呈阳性,胸部CT提示双下肺肺间质病变,结合她的症状,最终确诊为系统性硬化症。

您可能第一次听说这个病名,它背后是怎样的故事呢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“不温柔”的疾病。

一、什么是系统性硬化症?

它俗称“硬皮病”,但绝不仅仅是皮肤变硬那么简单。它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对于系统性硬化症,这种攻击主要瞄准了皮肤和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,导致大量胶原蛋白异常沉积,就像身体内部在不知不觉中“浇灌水泥”,最终导致皮肤变硬、增厚,同时血管也会发生病变,引起缺血(比如雷诺现象、指尖溃疡等)。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4倍,且被列入我国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

二、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表现

1.早期和全身性症状:疲劳、乏力、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,关节和肌肉疼痛。

2.雷诺现象,这是最常见、最早期的“警报”信号,超过95%的患者会出现,表现为寒冷或情绪激动诱发手指、脚趾末端血管痉挛,导致皮肤出现苍白→紫绀→潮红的典型三相颜色变化,伴有麻木、刺痛或疼痛。严重时指尖可因长期缺血出现溃疡、坏疽或凹陷性瘢痕。

3. 皮肤表现:皮肤肿胀、变硬、萎缩,

4.胃肠道受累导致反酸、烧心、吞咽困难、早饱、腹胀、恶心,钡餐检查可见食管扩张、蠕动消失。

5.肺部受累可出现间质性肺病,肺动脉高压,出现干咳、活动后喘累等

6.心脏受累可出现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、心包炎,肺动脉高压也会导致肺源性心脏病

7.肾脏受累: 最凶险的并发症:硬皮病肾危象, 表现为恶性高血压、急性肾衰竭、头痛、视力模糊,需要紧急医疗干预。

8.其他表现:毛细血管扩张、钙质沉着(CREST综合征的特征):在手指、关节等皮下形成坚硬的钙盐结节,可破溃流出白垩样物质。

三、如何面对硬皮病

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,但它绝非不治之症。它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。

01 早诊断、早治疗是关键:

就像张阿姨一样,及时就医并明确诊断,可以尽早干预,延缓疾病对内脏(如肺、心脏、肾脏)的损害。

02治疗是“综合工程”:

针对血管:用药改善循环,应对雷诺现象。

抑制免疫:用药物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,从根源上减缓“硬化”进程。

对症处理:用胃药控制反酸,保护消化道;用润肤霜护理皮肤,合并肺纤维化可予以抗肺纤维化治疗等。

03生活自我管理非常重要:

保暖:尤其是手脚保暖,避免寒冷刺激,是预防雷诺发作的第一道防线。

护肤:勤用温和的润肤剂,保护变脆的皮肤。

饮食:少食多餐,饭后不宜立即平卧,以减轻反流。

戒烟:吸烟会急剧加重血管病变,必须戒除。

保持乐观:积极的心态对于控制任何慢性病都至关重要。

爱心提示 

如果您或身边的人也出现无法解释的雷诺现象、手指肿胀、皮肤紧绷或难以控制的胃反流,请不要简单地将它们视为孤立的“小毛病”。建议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。

四、风湿病主要临床表现

1.非外伤所致关节疼痛、关节肿胀、关节变形,晨起活动僵硬。

2.腰背痛、单侧或者交替性臀区疼痛。

3.疲倦或消瘦,颧部红斑、皮下出血、皮肤结节、结节性红斑,光过敏、脱发,硬指。

4.原因不明手指/足趾发绀,手指/足趾缺血坏死,皮肤、生殖器、口腔粘膜溃疡。

5.口眼干燥,不明原因的眼睑水肿,反复眼充血,反复流涕,不明原因鼻子塌陷,反复耳鸣、外耳红、痛、原因不明的腮腺肿大。

6.反复牙齿片状脱落。

7.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、浮肿,小便泡沫增多、夜尿增多、少尿。

8.不明原因的腹痛、腹泻、黄疸,经消化科正规治疗无效的反流性食道炎及消化道溃疡。

9.异常骨痛,肌肉疼痛、肌无力,肢体麻木、感觉异常。

10.习惯性流产、反复病态妊娠。

11.反复血栓栓塞性疾病。

12.不明原因的血管炎症(血管瘤,血管狭窄)。

13.不明原因的心脏瓣膜损伤。

14.反复低钾血症等。

 

供稿:中医(风湿)科/老年医学科

编辑:宣传科

美编:宣传科

初审:中医(风湿)科/老年医学科 宣传科

审核:朱渝

终审:张玲玲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